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东在“加快城区危破房改造”重点提案座谈会透露,恩宁路最新规划改造方案明确了部分受保护文物点和建筑物,主要包括6处文物、216栋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7栋公共设施,不仅囊括李小龙故居、骑楼等古老民居,还将青石板街巷、几十棵大树收录其中。 恩宁路动迁预计11个亿 今年,广州选定危破房集中的三大地块作为大面积成片改造项目,分别是荔湾区恩宁路、越秀区东濠...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圆满完成白帝城青铜器保护修复工作。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白帝城博物馆所于2005年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战国、西汉时期的残破青铜器,尚可分辨出錞于、熏炉、甬钟、鼎、盘、钲等器物。2006年,白帝城博物馆委托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这批青铜器进行保护修复。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按照专家制订的修复方案,采用机械整形、玻璃钢补配和焊接相结合的方法,对22件严重锈蚀、残损的青铜器进行修复保护。日...
8月4日,舟山晚报刊登了《几百年的寺岭古桥恐怕要坍》一文。次日,浙江文物网又予以全文转载。7日下午,舟山市文物办同志与《舟山晚报》记者一起赶赴现场进行查看。 寺岭古桥是一座石拱桥,南北走向,长约18米,净跨3.5米,桥面宽3.4米,矢高约3.8米。该桥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单。整座桥由大小不一的乱石堆砌而成,其建筑工艺在整个舟山相当罕见。 鉴于目前该桥的拱顶上有众多石块坍落,存在明显的不安全因素,...
1日,潜江市龙湾遗址国家文物保护工程在潜江市博物馆启动。从今年起,国家连续5年对龙湾遗址保护共投入9771万元。 龙湾遗址是春秋晚期的一座规模巨大的楚宫殿遗址群,全国罕见。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台”楚国章华台遗址就在此。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该遗址被发现后,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被称为我国考古史上重大发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嘉芙蓉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论证会日前在永嘉县召开。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主持,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局、永嘉县政府、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文广新局、县规划建设局、县风景旅游局等部门的专家、领导参加了论证会。会议专家实地考察了芙蓉村。规划编制单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会上介绍了保护规划,与会者认为规划的调查工作较深入,规划指导思想明...
天山网讯(记者龚喜杰李县君报道)新疆文物管理部门昨日开始对丝绸之路最古老的军事报警设施——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烽燧实施保护工程。 此次保护工程主要是在烽燧遗址建立工作站,具体包括围墙200米、警卫室、地面硬化1000平方米、周围的绿化和供水系统等,另外还有售票室、水冲式厕所等其他附属设施,总投资45万元。 近年来,随着南疆气候的日渐湿润和游客的增多,克孜尔尕哈烽燧周围的坠落物越来越多,在烽燧西...
中广网乌鲁木齐7月18日消息(记者张雷通讯员熊光伟)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满汗王府进行最大规模保护性抢救修缮工作于日前正式启动。 曾经是宏伟壮观、具有民族建筑结构风格的满汗王府,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正面临随时坍塌的危险。 和静县副县长王斌说,由于满汗王府建设时并没有打下坚固的地基,且土木建筑在较长的时间内非常容易开裂、坍塌。近年来,和静县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发改委主任乔峰告诉记者,今年7月上旬,甘肃省政府委托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保护维修进行总体规划。 拉卜楞寺旧称“扎西奇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境内,是中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一度成为甘、青、川交界地区藏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又是一座学科齐全、修学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48年,...
天山网讯(通讯员赵春华摄影报道)计划总投资1900万元的新疆北庭西寺遗址保护工程进展顺利,目前文物展厅和遗址保护棚建设主体工程已近尾声,累计完成投资1280万元。北庭西寺遗址始建于10世纪—13世纪之间,是高昌回鹘建造的王家寺院,历经风剥雨蚀寺院损毁严重。国家文物局和自治区文物局从2006年开始对北庭西寺遗址进行保护开发,预计在2008年,对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完全开放,向世人展现其“庐...
甘肃各地文博单位馆藏的近300件病害缠身的珍贵青铜器日前完成保护修复,开始公开展示。 此次得到修复的近300件珍贵青铜器,其中许多是国家二级以上文物,修复内容包括器物表面清理、有害锈去除、器物整形与补配、表面封护等。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专家参与了保护修复过程。
“紫线”划定范围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不少市民对土地红线、园林绿线可能略知一二,但对于文物保护的城市“紫线”,可能就知之不多了。昨日下午,市规划委员会发展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控制规划》,下一步将报市政府审批。据悉,该项规划将对此前经各级政府审批、公布的162处厦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划...
近日,吉林省文化厅收到韩长赋省长、矫正中副省长、冯巍副秘书长在省政协委员施立学给韩省长关于保护和抢救佟江书院和吉林机器局信上的批示后,即派省文化厅纪检组长、监察专员翟利国带领厅文博处及有关专家赴通化市和吉林市,同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如何保护好两处不可移动文物的问题。 一、佟江书院和吉林机器局的背景和文化价值。 佟江书院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原为二进院落,其主体建筑为青砖二层楼房,中国民族式...
在洋泾港和张杨路交界处,芳草萋萋中一幢青砖古宅默默矗立。这就是浦东700岁的洋泾古镇惟一留存下来的两间古宅之一的李氏民宅。 近日,民宅周遭的杂草开始清除,土地也开始进行平整。记者从洋泾街道获悉,这里将建成社区文化中心,李氏民宅将成为百年古镇的历史展示厅。 李氏民宅“生存”坎坷 李氏民宅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地面文物。现存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建...
国家文物局近期将投资80万元修建东仓《大藏经》保护馆,保护存放于玉树藏族自治州一户藏族牧民家中的《大藏经》。 据悉,这部《大藏经》原先保存在玉树州囊谦县白扎乡一座碉楼里,由当地东仓家族世代保管。1995年,东仓家族的传人——东仓保毛一家从囊谦搬到了结古镇,《大藏经》也随之离开碉楼。 这部《大藏经》的经文全部为手写体,用金粉、银粉、朱砂、墨等书写在牛皮、桦树皮和藏纸上。经文的夹板和捆带上还雕刻、...
经过第四次认真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文物保护法修订的最后两个热点问题上达成基本一致,文物保护法修订案也因此在昨天闭会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上得以通过。 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首次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完善和建立了一系列保护文物、确保文物安全的制度和措施。 国家主席江泽民28日签署主席令,公布这部法律。该法从公布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